• <center id="8gye0"></center>
  • <dfn id="8gye0"></dfn>
    <center id="8gye0"><dl id="8gye0"></dl></center>
  • <center id="8gye0"></center>
  • 健康熱線:0757-22318000
    泌尿外科

    冬病夏治的獨特療法——天灸

    作者:趙珊珊   發(fā)表日期:2015年06月18日  點擊數:0

    天灸療法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中醫(yī)傳統(tǒng)外治療法,它是以中醫(yī)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,在天人相應的理論指導下,通過將刺激性的藥物貼敷于人體穴位,借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,使局部皮膚發(fā)紅充血,甚至起泡以激發(fā)經絡調整臟腑氣血,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,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。根據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出的“春夏養(yǎng)陽”“冬病夏治”原則,認為這是順四時而適寒暑、防治冬病發(fā)作的重要依據。三伏天灸就是根據這一理論來治療疾病的。

    中醫(yī)認為:背為五臟俞穴所會,為五臟之所附麗,腹為五臟之所在,六腑之所裹復,陰陽經絡,臟腑腹背,經絡相貫,氣相通應,既不可失寒暖之節(jié),亦不可有風寒入患或陰陽偏頗。尤其是“陽氣偏虛”之體,得陰受涼,常使舊病復發(fā),若人身之陽氣得天陽之助、或藥物陽氣的疏通,則留邪易祛,痼疾可愈,可防舊病復發(fā)。三伏指三個農歷節(jié)日,即初伏、中伏和末伏。古醫(yī)書記載,伏日必是庚日,庚日屬金,與肺相應。肺俞穴在背,肺朝百脈,輸精于皮毛,主一身之氣而外應自然。因此,治療肺系疾病以三伏時節(jié)效果最好。對于哮喘、過敏性鼻炎、體虛易感冒、諸臟風冷等,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,敷以辛溫、逐痰、走竄、通經及平喘的藥物,可以提高療效,達到溫陽利氣,驅散內伏寒邪,使肺氣升降正常,溫補脾腎,從而增加機體抗病能力的目的。因此,天灸的適應癥有慢性咳嗽(如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、過敏性咳嗽、慢性肺氣腫等),過敏性鼻炎,慢性咽炎,尤以受風冷而作的陽虛氣寒患者,體虛易感冒,風寒濕邪侵襲而引起的頸肩腰腿等關節(jié)疼痛、風濕性關節(jié)炎;胃脘冷痛;陽虛泄瀉;氣陷脫肛;遺尿、痛經、慢性盆腔炎等。經現代實驗室研究證實,天灸貼藥后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,改善機體的反應性,增強抗病能力。

    天灸療法的注意事項:1、接受治療者貼藥后可以自行回家,成人一般貼藥時間為2-4小時后自行撕去敷貼藥物。2、注意敷貼部位半小時內避免濕水。3、接受治療者可能出現的局部反應有:局部皮膚灼熱感、發(fā)紅、身癢、起水泡。但這是治療后的正常反應,如自覺明顯不適時可提前自行將藥物除去。4、注意休息,慎防風寒。5、飲食均衡,治療期間禁食生冷、辛辣食物,忌煙酒。6、治療當日用溫水沐浴。7、勿穿過緊、不透氣的衣服。8、貼藥后不可抓所貼部位之皮膚,以免損傷皮膚而致感染。9、嬰幼兒因皮膚嬌嫩,敷貼時間不宜過長(一歲以內不建議敷貼)。10、治療期間有任何不適,應立即就診。天灸療法的禁忌癥:急性發(fā)作期疾病、當天有發(fā)燒者、孕婦、嚴重心肺功能不全、糖尿病患者、皮膚過敏發(fā)作期。


    成人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,热99re久久精品天堂,日本妇乱子伦视频免费的,精品久久精品老人网
  • <center id="8gye0"></center>
  • <dfn id="8gye0"></dfn>
    <center id="8gye0"><dl id="8gye0"></dl></center>
  • <center id="8gye0"></center>